2020年湖南省考每日一練:閱讀理解<143>
備考2020年湖南公務員考試,必須了解和練習湖南公務員考試的每一類題型。言語理解與表達:主要測查應試人員運用語言文字進行思考和交流、迅速準確地理解和把握文字材料內涵的能力。常見的題型有:片段閱讀、文章閱讀、選詞填空等。湖南公務員考試網(wǎng)提醒,此類題型,一方面要掌握解題技巧,另一方面要多加練習,為幫助考生練習有關題目,在此提供每日一練,幫助考生提高。更多相關知識可參看2020年湖南公務員考試提前復習用書(點擊訂購)備考。
相關文章

接下來完成1--5題!
1.歷史終會以其特有的堅韌來淘瀝出屬于那個時代的作品,作品價值是要經過歷史來證實的。而時下的創(chuàng)作卻越寫越粗糙,創(chuàng)作態(tài)度越來越輕薄,作品流于表面的熱鬧和膚淺已漸成勢頭,迎合與屈從的態(tài)勢正在蔓延。不少人囿于一室之中,通過網(wǎng)絡的便利下載著自己的夢想,寫作狀態(tài)越來越傾向于閉門造車,仿佛一夜即可成驚世之作。
這段文字意在說明:
A.當前文學作品創(chuàng)作的特點
B.當前文學作品創(chuàng)作粗鄙的原因
C.文學創(chuàng)作要有生命力
D.文學創(chuàng)作要有強烈地創(chuàng)新意識
2.從清朝初期至新中國成立之前,由于自然災害、戰(zhàn)亂等原因,迫于生計2000萬山東人相繼踏上了地域遼闊、資源豐富的關東大地。電視連續(xù)劇《闖關東》是一部表現(xiàn)了山東百姓迫于生存闖蕩東北的歷史傳奇故事。通過朱開山一家闖關東的經歷,濃縮了從1904年至1931年“九·一八”爆發(fā)的歷史,通過對一個普通人家闖蕩歷程的追蹤,完成一個小業(yè)到大業(yè)、小人物到大英雄的塑造,謳歌自強不息、艱苦奮斗、勤勞勇敢、百折不撓的民族精神。這部劇深深寫透了民族的魂魄,抓住了民族的品格。
這段文字主要說明( )。
A.朱開山一家跌宕起伏的命運抓住了觀眾
B.作品把“家族史”和“社會史”很好的融合在一起
C.以百年傳奇故事映照中華民族精神
D.闖關東人身上所體現(xiàn)出來的山東精神
3.1967年,Banuch Blumberg博士發(fā)現(xiàn)了乙肝病毒(HBV DNA),并因此獲得1976年諾貝爾生理學和醫(yī)學獎。自病毒發(fā)現(xiàn)伊始,人類就開始了與乙肝病毒的拉鋸戰(zhàn)。1986年,首個干擾素問世,打響了乙肝抗病毒治療的第一槍;1999年,首個抗擊乙肝病毒的核苷類治療藥物拉米夫定上市;2005年,阿德福韋上市;2006年,恩替卡韋上市……至今人類已經擁有了多個抗擊乙肝病毒的治療武器。
乙肝病毒在復制過程中,其變異率比其他DNA病毒高10倍左右。減少病毒發(fā)生耐藥變異,關鍵是快速強效地降低乙肝病人體內的病毒載量,同時還需要考慮病毒對藥物耐藥所需的基因變異位點的數(shù)目。研究表明,在高病毒載量e抗原陽性的慢性乙肝患者中,與阿德福韋相比,恩替卡韋的降病毒能力更快更強。拉料夫定、阿德福韋或替比夫定只需要1個乙肝病毒DNA位點變異就可對它們產生耐藥;而恩替卡韋則需要乙肝病毒DNA上同時有3個位點發(fā)生變異,這就好比提高了病毒耐藥的門檻,從而降低了病毒對藥物耐藥的發(fā)生率。
下列選項與上文所述內容不相符的是( )。
A.乙肝耐藥變異發(fā)生率與乙肝病毒載量的高低成正比
B.乙肝耐藥變異發(fā)生率與乙肝病毒產生耐藥所需基因變異位點的數(shù)目成反比
C.初治時應選擇強效降病毒、高耐藥的藥物效果好
D.初治時應選擇強效降病毒、低耐藥的藥物效果好
4.羅爾斯曾有一段關于如何讀書的自白,頗足發(fā)人深省。他說:“我讀前人的著作,如休謨或康德,有一個視為當然的假定,即這些作者比我聰明得多。如果不然,我又何必浪費自己和學生的時間去研讀他們的著作呢?如果我偶爾在他們的論證中見到了一點錯誤,我的第一個反應是:他們自己一定早已見到了這個錯誤,并且處理過了?傊麄兊闹髦薪^沒有簡單的一般錯誤,也沒有關系重大的錯誤。”
這段文字意在表明( )。
A.讀書要有懷疑精神
B.讀書須持謙遜態(tài)度
C.讀書最忌不求甚解
D.讀書不能人云亦云
5.研究人員比較了在鄉(xiāng)間公園步行30分鐘和在室內購物中心步行30分鐘的兩組抑郁者。結果表明,在公園步行的一組中,71%的人表示心情感到舒暢許多,90%的人表示覺得擁有更多自信了;而室內步行的一組中,只有45%的人表示心情變得更好,22%的人表示覺得更郁悶了,50%的人更加緊張,44%的人自信心下降。
對文章概括最恰當?shù)氖牵ā 。?/span>
A.散步可以有利于治療抑郁
B.室內散步治療抑郁沒有療效
C.抑郁者更喜歡在室外散步
D.戶外散步對緩解抑郁有作用
1.答案: C
解析:
材料的首句是關鍵句,針對文學作品創(chuàng)作,作者強調了作品要有價值,要經得起歷史的考驗,即文學作品創(chuàng)作要有生命力,這是作者意在說明的問題,故C項符合要求。A、B兩項是對材料內容的具體概括,不符合題干要求;D項表述片面,根據(jù)材料的后兩句話可知,文學創(chuàng)作不但要有創(chuàng)新意識,而且還要有責任意識,不能一味迎合與屈從。所以答案選C。
2.答案: C
解析:
根據(jù)提問知本題為表面主旨題。文段先說闖關東的背景,然后介紹了《闖關東》的故事,最后一句為文段的主旨句:這部劇深深寫透了民族的魂魄,抓住了民族的品格。關鍵詞為”民族精神“,故正確答案為C。
A、B選項均未體現(xiàn)出”民族精神“的含義。D選項中”山東精神“概念文段未提及。
3.答案: C
解析:
本題為細節(jié)判斷題。C、D項中的“高耐藥”“低耐藥”指的是病毒對藥物耐藥的發(fā)生率。根據(jù)題干,治療乙肝的幾種藥物中,恩替卡韋的病毒耐藥性最低,而且將病毒能力更快更強。因此,初治時選擇強效降病毒、低耐藥的藥物效果好,即D項與原文相符,C項不符,為正確答案。由“減少病毒發(fā)生耐藥變異,關鍵是快速強效地降低……”這句話可知A項與原文相符;根據(jù)“拉料夫定、阿德福韋或替比夫定只需要1個乙肝病毒……恩替卡韋則需要乙肝病毒DNA上同時有3個位點發(fā)生變異”可知,B項符合題干內容。故正確答案為C。
4.答案: B
解析:
根據(jù)提問可知為隱含主旨題。
羅爾斯假定別人比他聰明得多,所以發(fā)現(xiàn)別人的錯誤的時候,并沒有懷疑,而是接受這種處理過的“錯誤”,體現(xiàn)了一種謙虛好學的精神。B最契合文意,故正確答案為B。
A與文意相反;CD屬于無中生有,文中并沒有提到。
5.答案: D
解析:
據(jù)提問知此題屬于表面主旨題。
此題屬于總—分結構。首句點明研究對象是抑郁者在不同環(huán)境步行30分鐘的狀態(tài)。然后分別提出兩個數(shù)據(jù)對比,指出在戶外散步要比室內散步隨人心情的調節(jié)作用更為明顯,尤其是那些有著抑郁情緒的人。因此符合文段意思的應該是D項。A項表述有誤,“散步”一詞太寬,包括了室內和室外散步兩種,文中通過對比發(fā)現(xiàn)戶外散步對人情緒的調節(jié)才是最為有效;;B項表述“沒有療效”過于絕對,排除;C項表述有誤,并非“抑郁者喜歡”。故正確答案為D。
在選項迷惑性較大時可使用排除法。
點擊分享此信息: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