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4年湖南公務員行測精選題庫999(73-75)
湖南公務員行測經過多年的發(fā)展變化,考試內容日趨穩(wěn)定,已經形成了完整、系統(tǒng)的體系,題量穩(wěn)定在120題,考察內容也比較固定,各模塊包括常識判斷、言語理解與表達、數量關系、判斷推理、資料分析五大部分。湖南省考行測全部為選擇題題型,共計120題,分值100分。

湖南公務員考試行測筆試答題時間120分鐘,共有120道考題,平均每道題的解題時間僅有一分鐘,這就需要我們在答題時提高速度,拔高正確率。備考時一方面要掌握解題技巧,另一方面要多加練習,為此湖南公務員考試網提供每日一練,幫助考生尋找題感。更多相關知識可參看2024年湖南公務員考試用書(點擊訂購)備考。
接下來完成1-3題!
1.發(fā)展經濟并沒有錯,有效利用文化資源帶動當地社會發(fā)展也是很好的嘗試。但倘若不論真?zhèn),抑或不顧文化自身的形態(tài), 、強行落地,旅游未必能夠發(fā)展起來,反而可能 。它所反映出來的,恰恰是對文化缺乏認識,對建設缺乏創(chuàng)新的“啃古”心態(tài)。
依次填入劃橫線部分最恰當的一項是( )。
A.牽強附會 勞民傷財
B.曲意逢迎 適得其反
C.偷梁換柱 進退維谷
D.附庸風雅 無所適從
2.互聯網并非 ,整齊劃一的技術革命的產物,而是在各種混亂、爭論和復雜的利益糾葛中發(fā)展成今天的規(guī)模和影響力,正是一個個小的草根網絡,最終匯集成一個 的大潮流。
填入劃橫線部分最恰當的一項是( )。
A.一呼百應 鋪天蓋地
B.自上而下 不可逆轉
C.有條不紊 舉世矚目
D.運籌帷幄 波濤洶涌
3.“小橋流水人家”,固然具詩境之美,其實更偏于繪畫的形式美:人家房屋,那是塊面;流水,那是長線、曲線,線與塊面組成了對比美;橋與流水相交,更富有形式上的變化,同時也是線與面之間的 ,它是溝通線、面間形式轉變的橋!如果煞它風景,將江南水鄉(xiāng)或威尼斯的石橋 ,雖然綠水依舊繞人家,但徹底摧毀了畫家眼中的結構美,摧毀了形式美。
依次填入畫橫線部分最恰當的一項是( )。
A.橋梁 拆除
B.媒介 拆盡
C.聯系 拆遷
D.溝通 拆毀
1.答案:A
解析:
文段主要說明的是以文化資源帶動地區(qū)經濟發(fā)展,“曲意逢迎”“附庸風雅”多指個人行為、表面功夫,與經濟發(fā)展活動不符,排除B、D;第二空,旅游未必發(fā)展起來,反而可能造成不良影響。而“進退維谷”所指的處境艱難,進退兩難的含義,與句意不符合,排除C,故答案為A。
2.答案:B
解析:
此題考查成語的語境搭配和填空。
此題的突破口在第一個空。第一個空填入的詞應能與“整齊劃一”連用。“整齊劃一”指的是步調一致,這一點與后文中“在各種混亂、爭論和復雜的利益糾葛中發(fā)展成今天的規(guī)模和影響力”相對應,再由后文“小小的草根網絡”可知互聯網的發(fā)展是從底層起步的。“自上而下”恰當地表明了互聯網的這種發(fā)展方向上的特點。
A項“一呼百應”是指響應的人很多;D項“運籌帷幄”指擬定作戰(zhàn)策略,引申為籌劃、指揮。在此處明顯不符語境。
C項“有條不紊”形容有條理,一點不亂。是強迷惑項。有人認為看到后面有“各種混亂、爭論和復雜的利益糾葛”,覺得前面應該填“有條不紊”,故當選,其實不然。我們應統(tǒng)觀整句話的含義,實際上“整齊劃一”和“混亂、爭論和復雜的利益糾葛”已經能夠照應,而“正是”卻強調了與前者不同的地方,從“草根網絡”指民間這一點來看,正好與“自上而下”語義相反。正是由于草根文化匯聚成了大潮流,因而互聯網不是自上而下發(fā)展的。
再看第二個空,草根網絡不斷壯大,其匯聚成的大潮流自然是“不可逆轉”的,符合語境,驗證B項確實正確。
故正確答案為B。
3.答案:B
解析:
首先看第一個空,由文段中“它是溝通線、面間形式轉變的橋”,可以排除 “溝通”“橋梁”,否則構成語義重復。故排除>A>、>D>兩項。“拆遷”指取得拆遷許可的單位,根據城市建設規(guī)劃要求和政府所批準的用地文件,依法拆除建設用地范圍內的房屋和附屬物,將該范圍內的單位和居民重新安置,并對其所受損失予以補償的法律行為。顯然“拆遷”用在此處不合適,排除>C>項。綜上,本題應選B項。





點擊分享此信息:
